咨询热线

19988316660
诚信为本:市场永远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咨询热线

19988316660
手机:19988316660
电话:19988316660
地址:柬埔寨西哈努克市迪威厅
邮箱:2992294238@qq.com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电是免费的,还倒贴?欧洲频繁出现负电价,影响几何

发布时间:2025-01-10 05:09:21点击量:

孟波盛世客服:

欧洲电价最近就像坐过山车一样。一个月前,欧洲多国电力市场交易价格飙升,创下2024年新高。然而,最近德国欧洲 美国最大的电力市场,在2025年的第一个交易日经历了4个小时的负电价,因为新能源发电的大量增加。此前,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在2024年也不时出现负电价,欧洲电力市场的负电价创下全年历史新高。

业内人士指出,负电价反映了新能源快速发展下电力系统弹性不足的问题。2023年“五一”在此期间,中国山东省因新能源发电激增、电力需求不足,电力交易市场长期存在负电价的情况。在世界各国加快能源转型步伐,我国大力推进电力市场改革的背景下,在市场竞价机制决定的地区,包括负电价在内的电价波动现象将越来越普遍。

未来,负电价和峰谷电价齐飞会给发电商和终端消费者带来什么影响?负电价能否改善俄乌冲突后欧洲长期以来能源价格高企的困境?欧洲乃至中国的电力系统将如何应对电价大起大落的新考验?

负电价为何频现

根据欧洲电力交易所的数据,2024年欧洲电力市场的负电价创历史新高。德国 s负电价持续468小时,同比上涨60以上%英国负电价持续时间同比增长70%,达179小时;法国 美国的负电价翻了一番,达到356小时;西班牙首次出现负电价,全年共有247小时;芬兰是2024年欧洲负电价小时数最多的国家,总计超过700小时。欧洲电力协会(European electric company)数据显示,去年在欧盟,电力交易价格由市场竞价机制决定“竞价区域”中,有17%当时有一个负电价。

负电价的直观解释是电力市场供大于求的体现电力生产商刺激买家通过支付来避免高昂的处置费用。北京某虚拟电厂负责人李磊指出,电力作为能源商品的特殊性在于,需要切实可行,保证电力系统的平衡运行,否则将付出高昂的处置成本。为了减少运行维护,发电公司应该从自身利益出发、储能、启停和其他成本损失,在某些时期必须继续生产电力,将采取‘价格战’抢占发电空间的方式,如低价甚至负价的市场报价策略,系统出清时争夺发电权。

在高度市场化的电力市场机制下,负电价的出现并不罕见。牛津能源研究院研究员秦岩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欧洲早在2012年就出现了负电价,因为电力市场在某个时段供大于求,而欧洲电力市场规则更早推出了负电价。近年来,随着欧洲风力发电、随着光伏装机容量的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重越来越高,负电价的频率和小时数也明显增加。

更重要的节点出现在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之后欧洲大量从俄罗斯进口的管道天然气资源被切断,导致能源价格飙升。同年,欧盟发布“RePowerEU”该计划鼓励低碳转型,并希望大力发展新能源以确保能源供应。根据Eurelectic的数据,2024年,欧盟的可再生能源 美国的总发电量已经上升到创纪录的48%,化石燃料占28%,创历史新低。欧洲能源监管合作机构(ACER)《欧盟电力批发市场整合进展——2024年市场监测报告》中指出,随着欧洲清洁能源转型加速,化石燃料逐渐被替代,系统失去部分灵活性,加剧了价格波动。

德国便是典例。华远证券研究所分析师刘发现,随着德国光伏装机容量超过其最大电力负荷,德国中午出现负电价的频率增加。2023年,德国 美国太阳能装机容量首次超过最大电力负荷,2024年差距进一步拉大至22GW以上。同年,德国中午负电价的时间明显增加,从8-16时,负电价时段占53%提高到79%

电力“零元购”

负电价是不是意味着发电商就应该这么做“赔本买卖”同时可以让消费者受益?业内人士认为并不完全如此。

以欧洲为例,秦岩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一些旧的风力发电场可以获得每兆瓦时几十欧元的固定补贴对他们来说,即使市场报价为负,发电资产仍有净利润,符合经济性原则。

李磊指出,负电价的底层逻辑是发电商“弃车保帅”,争取利润最大化。由于新能源发电得到补贴、外部效益如绿色电力,只要电力的交易价格高于最低报价,就会产生发电收入。新能源机组通过负电价优惠交易获得发电权,传统电源也可以通过低报价让机组一直开着,避免频繁启停的成本损失。

在我国,电力市场还处于探索期,大部分省份通过设置市场申报价格的上下限来保持电力交易价格的稳定,类似于股票交易的大起大落。比如浙江省现货市场操作方案中,建议在价格上申报市场、下限分别定为800元/兆瓦时和-200元/兆瓦时;广东等地通过设置零电价,限制电价降到零后不能继续下降。此外,中国 美国的电力交易,无论是新能源还是化石能源,仍然是按月进行的、以中长期交易为主,较少涉及现货市场的交易,所以现货市场的负电价对发电商的年收入影响不大。

同样,负电价对消费者的影响取决于他们签订的购电合同的性质。挪威很早就普及了智能电表(Intelligent instrument)售电公司可以监控居民 实时用电量基于此,所有挪威居民都签订了现货电价合同,因此真正享受到了负电价时期电费减免的好处。秦岩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德国,、英国等国家智能电表覆盖率低,居民基本都签订长期购电协议,所以负电价对当地居民影响不大。

此外,秦岩指出,德国居民电价中税费和输配电费的比例过高,每千瓦时近20欧分(折合人民币1.5元),远超挪威 每千瓦时5欧分(折合0.37元)的固定支出。在德国电价中,发电价格与固定成本之比为46,这意味着即使发电价格降至零,德国居民仍需承担更高的税费、输配电费等支出。

如何应对新难题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欧洲和中国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即如何应对新能源接入比例高,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

第一财经记者关注到,负电价正在影响开发商对新能源的态度。作为电力购买协议(PPA)在买方 美国市场,随着负电价在中国越来越普遍,西班牙的一些融资机构不愿意向没有长期固定销售合同的光伏项目提供贷款,因为这些项目的未来收入可能非常不确定。在国内,长三角地区一家大型光伏总承包商负责人去年6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不同渠道有传言称,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时间可能会提前,高分配比地区要推动高比例上网电量参与市场交易,导致市场 s投资新能源的信心,金融机构给他的结算也慢了下来。

因此,一些PPA项目计划修改合同条款,以应对负电价的频繁趋势。瑞士咨询公司Pexapark的PPA交易主管PepeZaforteza提出了两条建议一种是设置零价格下限,在负电价期间以零价格而不是之前的市场价结算价格;二是限制PPA覆盖的负电价小时数,以稳定新能源资产的投资信心。

此外,将光伏等新能源电站与储能相结合,对抗新能源进入市场的风险,也是业内的统一观点。目前储能成本已经大幅下降。在一些政策适当的省份,可以通过虚拟电厂等技术,对光伏电站和储能进行协调优化,发挥储能调节作用,从而保证光伏在现货市场的收益。MW Cloud创始人兼CEO刘远坤认为,从技术角度来看,储能是解决新能源在某些时段输出过剩的优先选项新能源电力的错峰应用可以通过充放电电能来实现,在出现负电价时可以进一步扩大充放电的价差收益。

保底收购和市场化交易相结合,也将在支持新能源项目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副主任叶涛近日公开建议,我国可以在现货市场的一些增量项目中参考差价合同等政策工具,为新能源发电项目提供政策保障。

差价合同的典型应用是英国CfD体系,即政府授权的低碳合同公司与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签订长期合同,确定履约价格,发电项目根据电力市场规则直接参与市场交易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合同履约价格,CfD资金池将向发电企业提供补贴至合同履约价格,否则发电企业将高于的部分返还给资金池。CfD的性能价格由多方竞标确定,不能超过政府部门确定的性能价格上限。